近日,知名网络大V司马南被曝偷税漏税,金额超过500万,税务部门依法追缴税款、罚款共计926万余元。事件曝光后,舆论哗然。人们纷纷追问:司马南会不会像其他明星、网红一样,只接受行政处罚便安全“过关”?偷税数额高达数百万,真的能免于刑事责任吗?
2025年3月21日,北京市税务局稽查局公布,司马南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,通过隐匿收入、虚假申报等手段,少缴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共计462.43万元人民币。此外,他实际控制的企业北京某影视策划中心通过虚列成本费用,违规享受小微企业优惠政策,少缴企业所得税75.32万元。对此,税务部门依法追缴税款、加收滞纳金并罚款,共计926.94万元人民币,现已全部缴纳入库。
司马南以“反美斗士”著称,长期活跃于中国网络平台,拥有超过6200万粉丝。然而,自2024年11月起,他的社交媒体账号被封禁一年。 此次偷税事件曝光后,他回应称“低头认罪,诚恳检讨,不求原谅”,并表示已缴清罚款和滞纳金。
值得注意的是,司马南此前曾多次批评他人偷税行为,此次自身涉税问题被曝光,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。
一、目前关于偷税漏税的法律规定
偷税漏税行为同时受到《税收征收管理法》和《刑法》的规制:
(一)《税收征收管理法》规定的行政处罚与刑事责任
第63条明确规定: 纳税人采取欺骗、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、不申报,逃避缴纳税款的,由税务机关追缴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、滞纳金,并处以少缴税款50%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。
同时,第63条明确: 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
也就是说,税务机关先行行政处罚,但若涉税情节严重,仍可能被移交公安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。
(二)《刑法》第201条关于逃税罪的规定
刑法明确了偷税漏税行为可能构成“逃税罪”:
纳税人以欺骗、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申报或不申报,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10%以上的,构成逃税罪。
追诉标准(司法解释):逃税数额在10万元以上,并且占应纳税额10%以上;经税务机关通知补缴,仍不补缴或受过行政处罚两次以上仍逃税的。
量刑标准:数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罚金;数额巨大且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(三)税务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关系
根据《刑事诉讼法》和《税收征管法》的相关规定与实践:税务部门在发现偷税漏税后,会先作出行政处罚(追缴税款、滞纳金并处以罚款)。若当事人及时足额补缴税款、滞纳金、罚款,且情节不严重,通常不再追究刑事责任。但在数额特别巨大、行为恶劣、社会影响恶劣、或存在严重违法情节时,即使缴纳了罚款,仍可能被刑事追责。
二、司马南偷税漏税的事实与分析
根据北京市税务局官方发布的公告:司马南个人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,通过隐匿收入、虚假申报等手段,少缴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462.43万元人民币;其实际控制的北京某影视策划中心,少缴企业所得税75.32万元。总涉税金额超过500万元人民币。
税务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为:追缴税款;加收滞纳金;罚款;总计缴纳926.94万元人民币,现已全部缴清。
从金额看,属于“特别巨大”范畴,但关键在于是否及时补缴税款、滞纳金和罚款:司马南已及时缴清罚款、滞纳金及税款,并且认错道歉。这说明,税务机关在现阶段认可其悔罪表现,以行政处罚方式处理。
目前税务机关未宣布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,这通常意味着官方暂时认定其偷税情节未达“情节严重或特别恶劣”的程度,暂未进入刑事程序。
三、从类似案例的角度看是否会追究刑事责任
近年来中国涉及逃税的明星、网红、企业家案例较多,其中具有参考价值的案例:
案例 | 涉税金额 | 处罚方式 | 是否追究刑责 | 特点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范冰冰案(2018) | 2.55亿 | 行政处罚 | 否 | 及时补缴、公开认错 |
郑爽案(2021) | 4300万 | 行政处罚 | 否 | 补缴及时、舆论压力大 |
邓伦案(2022) | 1061万 | 行政处罚 | 否 | 补缴迅速、认错态度好 |
袁冰妍案(2023) | 297万 | 行政处罚 | 否 | 及时整改、态度积极 |
可见,在过往涉及逃税的案例中,只要当事人及时缴纳罚款税款,公开认错,通常不再追究刑事责任。
涉税金额本身并不是唯一标准,关键在于:补缴税款是否及时、彻底;当事人认错态度;社会影响;违法情节的严重程度。
四、司马南最终是否会被刑事处罚的结论与评估
司马南可能不会追究刑事责任的因素:司马南已缴纳税款、罚款、滞纳金,认错态度较为积极;官方未公开表示要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责;从类似案例惯例来看,主动缴纳税款且积极认错者一般不追究刑责。
司马南可能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(相对较低,但仍需关注):涉税金额较大,社会影响较为广泛,可能存在舆论压力或执法机关后续审查中发现新的违法情节;若后续发现司马南隐瞒其他收入、虚假申报更大金额或有其他犯罪行为,则仍可能面临刑事追责。
综上所述,基于现阶段公开信息与中国法律和类似案例惯例,司马南大概率不会因已曝光的偷税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。 但由于案件具有高关注度,仍需关注官方后续公告,以确保是否存在后续执法行动或刑事立案情况。
©版权声明,本文由吴丛江律师|注会 税务师(联系方式:微信号Wucongjiang-lawyer)原创,首发于其个人网站。
原创不易,如有帮助,请多转发支持,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ucongjiang.com/442/。